皇城相府:古建楹联里隐藏的家风
2022-09-14 17:25:42
467

精研书史知今古
慎典丝纶见泰平
精心研读经史典籍,方能知古通今,了解世事;慎重掌握和执行朝廷的政令,才会看到国家昌盛,百姓安康的太平景象。
这幅对联也更能看出陈廷敬论述文章的最大特征——纯正儒雅。
世人皆知陈廷敬尊为帝师,官位文渊阁大学士,这为官可谓是相当成功,但他过高的政治地位,却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他的文人才情!
陈廷敬为文,向以明道为重,并不专意文辞。陈廷敬的述学文章大抵可用“要约明畅”来概括,虽然有朴学传统,有些文章,旁征博引,然要言不烦,不枝不蔓,不为无益之虚饰,就连康熙都对陈廷敬的诗词大加赞赏。
陈廷敬

不仅如此,在多年的执政生涯中也是直言不讳,清朝的职能机关是六部,陈廷敬任吏户刑工四部尚书,对康熙朝的文治武功及康乾盛世的形成,起了极大的作用。
他改革币制,直言上疏,当时一些奸商纷纷毁钱铸铜,使制钱数量日减而质量日差,威胁到国家的金融基石,于是他提出制钱改重就轻,并停收采铜税,以增加铜源,杜绝毁钱铸铜的现象,这一举措无疑有利于维护币制稳定。整治贪污,当时清廷内不少官员贪污受贿,腐化之风十分严重。陈廷敬深切痛恨,向朝廷上疏:“贪廉这两方面,是做一个合格官员的关键。然而奢俭这两者,又是造成贪廉的根由。要使官员清廉,就先要使他们养成节俭的品质。他一针见血地指出:“好尚嗜欲之中于人心,犹水失堤防而莫知所止。”康熙帝接到陈廷敬的上疏,表示赞同,指出,今后“务须返朴还淳,格循法制,以副朕敦本务实,崇尚书俭至意”。


此图集禁止留言